銅鉬礦是鉬資源的主要來源之一,占世界可采儲量的48%。銅鉬礦主要以銅為主要伴生礦物,通常以斑巖銅礦形式存在。由于這些礦床品位低、嵌布粒度細,在進行銅鉬分離時,原則上采用優先浮選法和混合浮選法,其中混合浮選法應用較多。由于銅鉬精礦中的銅和輝鉬礦很難分離,因此在銅鉬分離前必須進行一定的預處理。下面將介紹銅鉬礦礦分選前的預處理工藝和分選工藝。
銅鉬礦的預處理工藝:
銅鉬礦選礦前一般需要對銅鉬礦進行物理或化學預處理,可分為濃縮除雜、加熱處理和氧化處理三種。
1. 濃縮除雜:混合浮選銅鉬礦浮選產物中含有大量的黃原酸鹽捕收劑。這些殘留藥劑為影響黃銅礦浮選而增加了抑制劑的用量,為解決這一問題在銅鉬分離前進行濃縮除雜。
2. 加熱處理: 銅鉬分離前的加熱處理用于分解、氧化或蒸發吸附在礦物表面的疏水捕收劑薄膜。非鉬硫化物礦物表面發生氧化,其浮選受到抑制。在實際生產中,銅、鉬精礦分離采用熱水加熱,可明顯提高鉬精礦的質量和回收率,減少硫化鈉的用量。
3. 氧化處理:在銅、鉬精礦分離前為了抑制銅礦物的生成,在礦漿中加入氯氣、雙氧水、臭氣等強氧化劑,使捕收劑表面的硫化銅氧化分解,銅礦物表面在堿性溶液中形成親水性氧化物吸附層。
以上是銅鉬精礦分離前的三種預處理方法,具體選擇應根據銅鉬礦選礦工藝而定。
銅鉬礦分離方法:
預處理后的銅鉬混合精礦需要進行分離,常用的分離方法有以下三種:
1. 傳統浮選法:
選礦廠一般采用銅礦物抑制鉬精礦浮選工藝。抑制硫化銅的無機藥劑有硫化鈉型、諾克斯型和氰化物型等。這些無機物可單獨使用,也可按比例混合使用。硫化銅抑制劑也可使用有機物,如乙酸硫醇酯和乙硫醇。抑制銅礦物后,在鉬精礦浮選中加入少量非極性油,以改善輝銅礦的浮選。還可在礦漿中加入水玻璃等調整劑,抑制脈石礦物,分散礦漿,提高鉬精礦品位。經過多次精選可獲得高品位鉬精礦。
2. 氮氣浮選法:
由于氰化物等抑制劑對環境有一定的危害,這些有毒藥劑正逐漸被淘汰,選礦廠將采用硫化鈉將硫氫化鈉等硫化物作為硫化銅的抑制劑。由于硫化鈉具有較強的還原性,易被溶解在礦漿中的氧或其它氧化物氧化,導致硫化物用量增加。采用氮氣浮選可以減少這些抑制劑的用量,從而降低浮選礦漿中的硫化物含量。
3. 脈沖高梯度磁選:
該方法是分離細粒礦物和弱磁性礦物的有效方法,廣泛用于分離弱磁性鐵礦、錳礦、黑鎢礦等有用礦物。由于黃銅礦屬于弱磁性礦物,而黃鉬礦屬于非磁性礦物,因此這種磁選方法也可用于銅、鉬精礦的選別。
4.鈍化處理:
鈍化處理時,混合精礦中的銅礦物表面因氧化而疏水,或銅礦物表面及礦漿中的黃藥分解,氧化失效。黃藥在酸性、高溫和長時間條件下容易失效。黃銅礦在pH值為10-11時可被氧化成SO42-、S2O32-等離子,此時黃銅礦可浮性降低,在空氣中易被氧化。
以上內容為銅鉬礦的預處理方法和分離方法。由于銅鉬礦的選別技術多樣,具體的選礦工藝應根據礦石本身的特性以及*終產品的質量要求制定。中焦礦機建議在選擇選礦設備工藝進行選礦試驗分析,以便確定合適的選礦方案,提高資源的利用率。